网站公告: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课程建设

教学机构 > 基础教学部 > 课程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未知    时间:2020-02-21

一、适用专业
        全校学生
二、课程定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通用素质课程。旨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提高学校教育的文化品位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三、参考学时24学时
课程目标
       1、(1)基本知识:中华传统的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的文化传统发展进程及其关键的人物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2)基本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内在动因,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文化在古代和当代的意义。
             (3)基本方法:把优秀传统文化以理解并融汇于学习和生活,进而提升文化品位、道德修养。用中国眼光看世界、以中国方式来思考问题、以中国智慧来解决问题。
             (4)基本技能: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爱国情操,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为指导,掌握多种认识方法,树立良好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四个基本”(素质教育目标)对应考核或评价标准
            知识方面: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常识。
           理论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中国文化精神有所领悟。
           方法方面:用中国思维看待问题,用中国方法解决问题。
           技能方面:对中国传统哲学有初步的理解,能够欣赏传统文学、艺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文脉,为中国发展自豪。    
五、课程组织与设计
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名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计划总学时:24
教学单元 课程目标分解 考核或评价标准  参考学时
历史的天空:中华道路 1、百家姓、千字文探索我从何处来——我从历史深处走来,认识每个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2、守望星空、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与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1、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
2、感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自己的理解;
3、热爱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4
 群星璀璨:中国古代哲学 1、儒家
2、道家
3、法家
4、墨家
1、能够说出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流派思想和代表人物。
2、了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当代的现实意义。
8
 物换星移:中国古代历史 1、中国历史发展
2、重要的史学著作
 
1、记忆中国历史朝代表。
2、纪传体、编年体史学著作的代表作和其中知名篇章。
3、思考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树立历史视野。
4
 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 1、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
2、历代文学代表性体裁及优秀作品
3、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方法
1、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常识,文学体裁、名著名篇及作者朝代
2、能够欣赏中国古典文学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用古典文学的眼光来品位现代生活。
4
 百花齐放:中国传统艺术 1、古典艺术分类
2、古典艺术的发展
3、中国古典艺术的赏析方法
1、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几大门类及其代表作品。
2、用较为专业的语言鉴赏中国传统艺术。
3、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热爱中国传统艺术。
4
 先民的智慧:中国古代科学 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 1、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伟大成果
2、了解先民智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
 
六、教学建议
      6.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6.1.1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
        6.1.2教材的选取基于三个方面:一是整体感知、培养兴趣,教材内容涉猎范围较广,便于学生广泛涉猎阅读。二是传承弘扬,形成积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传承中华文脉。三是陶冶情操,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应渗透德育,学习中华精神中积极的思想品格。
       6.2 教学建议
    (一)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创设学习情景,以角色扮演、互评、讨论、自行设计场景等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师讲解、作品分析、分组讨论、文物鉴赏等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教”“学”“练”的过程中,能真正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 文化教育应渗透进德育,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中华传统的学习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心。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对中华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对优秀中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6.3 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一课堂提问、集中考核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考核要求: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中考评(20%)+期中考评(30%)
     平时成绩=课堂讨论(20%)+作业(20%)+课堂考勤(10%)
     6.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充分挖掘燕赵文化资源
         河北省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家乡,充分挖掘燕赵大地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
      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古诗词网https://www.gushiwen.org/
      汉典http://www.zdic.net/
      多媒体资源如成语大会、古诗词大会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影音材料。
     6.5其它说明

作者:dzdjcb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下一篇:无

事业单位

地址:石家庄市中山西路901号 电话:0311-83632884 邮箱:hbdzzd@163.com
Copyright © 2018-2019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060162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