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课程建设

教学机构 > 基础教学部 > 课程建设

《体育》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未知    时间:2020-02-21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课程性质与作用
         体育课程是全校各(类)专业的必修素质教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公共基础课程,体育课程可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思路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国家学生体质体质健康标准2014》、《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育部2014 4号文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教育部2014 3号文件)的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程的多元育人功能,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课程开设15门以上的体育项目(田径、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体操、羽毛球、登山、形体、健美操、武术、保健、太极拳、交谊舞、跳绳、轮滑、散打、游泳),其中只把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列为考试项目,其他为考察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二.本课程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1.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拼搏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文化素质:
          (1)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
          (3)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置方法。
          (4)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身心素质:  
          (1)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3)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4.业务素质:  
          (1)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
                   a.在体育课上主动与教师探究所学项目的健身价值;
                   b.积极主动参加早操和课外各种体育活动;
                   c.说服同伴共同参与各种体育娱乐活动;
          (2)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学生将能够达到:
                   a.经常与教师探究所学项目的有效健身方法;
                   b.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c.按个人计划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3)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运动处方,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
                   a.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b.与教师共同探究健康体能的标准与方法;
                   c.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锻炼的需要独立制订健身运动处方。
          (4)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
                   a.观看并讨论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
                   b.观看并讨论电视中的体育比赛和表演。
          (5)提高文明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达到:
                   a.掌握竞赛观赏的审美视角;
                   b.掌握竞赛审美的评价艺术
                   c.做一名理智型的文明观众。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难点分析:学生在高中阶段体质健康提高不大升入高校提出的目标较高;学生个体差异大;学生初步意识形成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改变困难较大。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应能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应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上课内容如下:
篮球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所用课时
第一次课 各种运球 2
第二次课 双手传单、手肩上传球
、接球
2
第三次课 原地单手肩上篮与双手胸前投篮球 2
第四次课 篮球裁判法 2
第五次课 复习与比赛 2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2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2
    总计 14
 
 
田径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所用课时
第一次课 蹲踞是起跑 2
第二次课 加速跑 2
第三次课 途中跑 2
第四次课 全程跑 2
第五次课 复习与讲解规则 2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2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2
    总计 14
 
 
排球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所用课时
第一次课 垫球 2
第二次课 托球 2
第三次课 三人配合 2
第四次课 发球 2
第五次课 复习与讲解规则 2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2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2
    总计 14
 
 
乒乓球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所用课时
第一次课 推挡技术、左推右攻 2
第二次课 发球 2
第三次课 反应练习 2
第四次课 扣球 2
第五次课 复习与讲解规则 2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2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2
    总计 14
 
 
 其余课时为体育课常规、体育理论、学生体质健康训练及达标课程体育课总课时108节。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标准的田径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综合性体育场馆、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开设15门课程所需要的器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公告栏、校园网、体育图书。
          (2)师资条件
             要求教师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体系,能适应所开设的每一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要向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完善的方向发展。
       2.教学方法建议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角色扮演法、反复练习法、观察法等其他教学方法。
篮球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教学方法
第一次课 各种运球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二次课 双手传单、手肩上传球
、接球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三次课 原地单手肩上篮与双手胸前投篮球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四次课 篮球裁判法 角色扮演法、
第五次课 复习与比赛 观察法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田径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教学方法
第一次课 蹲踞是起跑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二次课 加速跑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三次课 途中跑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四次课 全程跑 角色扮演法、
第五次课 复习与讲解规则 观察法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排球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教学方法
第一次课 垫球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二次课 托球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三次课 三人配合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四次课 发球 角色扮演法、
第五次课 复习与讲解规则 观察法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乒乓球课教学
单元模块 主题 教学方法
第一次课 推挡技术、左推右攻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二次课 发球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三次课 反应练习 示范法、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分组练习法、反复练习法
第四次课 扣球 角色扮演法、
第五次课 复习与讲解规则 观察法
第六次课 考试一半班级成员  
第七次课 考试另一半班级成员  
 
      3.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1)体能测试评价方法;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为准,以国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为依据,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做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照结业处理。
        (2)课程自然形成的考试(技术评比、质量评比)及平时表现为期末考试成绩通过”(60-75分); “良好”(76—85分); “优秀”(86分以上)。
      4.推荐教材:王超、王淼、《大学体育与健康》 2013年8月 。
          教学参考资料:以任课教师参考书籍为准。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可为学校提高声誉服务、指导学生社团建设服务、拓展学校资源对外开放服务大众。
六.其他说明 
        完善体育管理制度,加大体育课程建设,促进体育工作发展。

作者:dzdjcb

上一篇:无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事业单位

地址:石家庄市中山西路901号 电话:0311-83632884 邮箱:hbdzzd@163.com
Copyright © 2018-2019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06016259号-1